安徽液化气储罐作为压力容器核心设备,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储存安全与效率。当前主流结构形式可分为球形储罐、卧式圆筒储罐及LNG专用储罐三大类,各具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。
一、球形储罐:高压储存优选方案
球形储罐壳体应力分布均匀,相同容积下承压能力是圆筒形储罐的2倍。其表面积与容积比小于圆筒形10%-30%,可节省30%-40%钢材,适用于储存液化石油气、液氨等高压介质。典型结构包括壳体、支柱、盘梯及操作平台,支柱采用柱式或裙式支撑,确保储罐在地震等恶劣工况下的稳定性。
二、卧式圆筒储罐:中小规模应用主流
卧式圆筒储罐由筒体、椭圆形封头、支座等组成,应力分布均匀且易于内件安装,常见于中小型液化气储存场景。其支座形式分为支撑式和鞍式,前者适用于固定安装,后者便于运输。储罐配备安全阀、液位计、温度计等附件,确保压力、液位实时监控。某石化企业案例显示,50立方米安徽卧式储罐通过优化鞍座间距,成功将地震工况下应力峰值降低15%。
三、LNG专用储罐:双壁绝热技术突破
安徽lng储罐采用双层结构设计,内罐为9%Ni钢,外罐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或双金属结构,两层间填充玻璃纤维、珍珠岩粉等绝热材料。全容罐作为主流形式,其外罐可独立承载泄漏液体,安全性显著高于单容罐。立式子母罐通过3-7个子罐并联,单罐容积100-150立方米,总储量可达2000立方米,适用于大型接收站。某27万立方米全容罐项目通过优化混凝土外罐配筋,成功将日蒸发率控制在0.05%以内。
不同结构储罐需结合介质特性、储存规模及安全标准综合选型,球形储罐适用于高压场景,卧式储罐适合中小规模,LNG储罐则需满足超低温储存需求。